| 服务项目 |
健康中国 “四期” 持续拓展健康服务边界,针对乡村电商从业者、校园运动人群、社区独居老人等群体的差异化需求,推出 “定制化”“预防性”“智慧化” 健康服务,让健康保障渗透到新兴职业场景与特殊群体日常生活中,切实解决群众健康痛点。
乡村电商从业者的健康需求在 “四期” 得到重点关注,“电商健康服务站” 在农村地区逐步铺开。在浙江省丽水市,农业农村部门联合电商平台,在农村电商集聚区设立 20 余个 “电商健康服务站”。针对电商从业者长期久坐、用眼过度、饮食不规律等问题,服务站提供三项核心服务:一是 “健康监测服务”,配备视力检测仪、腰椎按摩仪,免费为从业者检查视力、缓解腰部疲劳;二是 “健康指导服务”,每周邀请医生驻点,讲解久坐人群健康养护、用眼卫生等知识,发放《电商从业者健康手册》;三是 “应急医疗服务”,储备常用药品,可处理颈椎疼痛、用眼干涩等常见不适,同时开通 “绿色就医通道”,协助突发疾病从业者快速对接乡镇医院。此外,服务站还设置 “健康休息区”,配备护眼灯、人体工学座椅,引导从业者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。目前,丽水 “电商健康服务站” 已服务从业者超 5 万人次,电商从业者颈肩腰疼痛发生率下降 28%,视力下降问题改善率达 32%。
校园运动损伤预防成为 “四期” 校园健康服务的新重点,“运动防护进校园” 行动在全国推进。在广东省广州市,教育部门联合体育院校、医疗机构,在全市中小学开展 “运动防护进校园” 行动。每所学校配备 1-2 名专业运动防护师,负责三项工作:一是 “运动前防护指导”,在体育课、运动会前带领学生做针对性热身,教授正确运动姿势,降低损伤风险;二是 “运动中实时防护”,在运动现场配备急救包,及时处理擦伤、扭伤等轻微损伤;三是 “运动后康复训练”,为受伤学生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,指导康复训练。此外,学校还开设 “运动健康科普课”,讲解运动损伤预防、常见损伤处理等知识,同时定期组织 “运动防护技能培训”,让体育老师掌握基础防护技能。广州 “运动防护进校园” 行动实施以来,校园运动损伤发生率下降 40%,参与积极性提升 25%,家长对校园运动安全满意度达 96%。
社区独居老人的健康监护在 “四期” 实现智慧升级,“独居老人健康监护系统” 在多地社区应用。在江苏省苏州市,民政部门为社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 “智慧健康监护设备”,构建 “居家监护 + 社区响应” 健康监护体系。设备包括智能手环(实时监测心率、血压、定位)、智能烟感(监测居家安全)、紧急呼叫按钮,数据实时上传至社区健康监护平台。平台一旦发现老人心率异常、长时间无活动或紧急呼叫,立即推送预警信息至社区网格员与家属,网格员第一时间上门查看。此外,社区还组建 “健康帮扶队”,每周为独居老人上门体检、送药,定期陪老人聊天,关注心理健康。苏州 “独居老人健康监护系统” 已覆盖超 2 万名独居老人,成功预警老人突发健康风险事件 300 余起,老人健康安全保障率显著提升,家属焦虑情绪缓解率达 85%。
从乡村电商从业者的健康护航,到校园学生的运动防护,再到社区独居老人的智慧监护,健康中国 “四期” 正以更精准的服务,覆盖多元群体的健康需求。这些贴合实际的健康举措,不仅解决了特定人群的健康难题,更让健康中国建设充满民生温度,为全民健康筑牢坚实保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